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青年传承人平珍:“传承发展藏戏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青年传承人平珍:“传承发展藏戏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回想最初接触、学习藏戏到今天,喜忧参半,苦乐交融。坚持到现在并愿意为之付出全部,是因为藏戏艺术对我而言,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梦想,对我的整个生命,意义非凡。”自治区藏剧团青年藏戏演员平珍说。
2024年底,在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自治区藏剧团藏戏《卓娃桑姆·寻王》,斩获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大奖。该剧主演青年藏戏演员平珍被授予“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青年传承人”称号。
平珍与藏戏的渊源,得说起她小时候随家人到罗布林卡看藏戏演出的经历。那会儿,高亢的唱腔、演员优美的身段、古色古香的面具,藏戏的独特魅力和神秘感,令年幼的平珍深深着迷。
11岁那年,平珍通过全区藏戏班的招生考试,正式与藏戏结缘。此前,她除了觉得好玩、好看,从未想过作为一名藏戏演员不仅要学习戏曲唱腔,还要练习舞蹈演员所应具备的身体条件。
“练习身体的柔韧度,成为我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每次压腰、掰腿、掰胯的基础训练都是痛苦而难忘的经历。”如今再回想,那段时间带给平珍的是夹杂酸涩的苦楚。
没有哪个好演员,不是经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难历程练就的,平珍当然也不例外。那时,对平珍挑战最大的要数掰腰训练。她记得,有几次当她做完基础掰腰动作后,脸部、颈部都不同程度出现红疹。甚至有几次,她还有过晕厥现象。“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后怕。”她说。
平珍坦言,在一次次的训练中,面对挫折,她也曾想过放弃,逃往舒适区。为此,她曾多次打电话给母亲,求母亲将她接回家,都被拒绝。
“当时的我也无法理解母亲为什么一再拒绝我的请求,而且那么坚定地让我继续坚持。”那时的平珍对母亲多有不解。
“人生中的一些困境必须要独自经历、承担,一旦跨过去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这是那会儿,平珍和母亲在每日早晚的一通电话里,母亲常对她说的一句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长大后的平珍才慢慢理解母亲,因为母亲跟她说,假如当时真的接她回家,母亲怕她在未来的人生中成为一个习惯退缩的人。“如今,我非常感恩母亲,因为她,才有仍在坚持的我。”平珍说。
在之后漫长的学生时代,平珍渐渐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心态与身体,渐渐提升自己的各科成绩。直至毕业分配到藏剧团工作,平珍面临的又是全新的挑战。“我在初心信念的驱动下,不断突破挑战,寻找自己的立台之道,内心则暗自种下希望,努力成为像班典旺久和美朵老师那样德艺双馨的藏戏表演艺术家。”她笑着说。
从艺15年来,平珍的坚持与努力获得成果,她一步步从群演到配角演员,再到主要演员。在继承发扬藏戏艺术的同时,平珍也不忘传播推广文化。这些年她个人和参与剧目获得多项自治区和国家级荣誉,这让她始终铭记自身担负的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要作好表率,当一个自尊自爱、自珍自重,时刻充满正能量的人。”平珍的话语坚定又充满力量。
“在这样一个信息与网络纷杂的时代,有多少人愿意放下手机,安静地去看一部藏戏呢?”平珍常思考一些文艺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她说,藏戏的发展不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更需要守正创新,找到一个突破口,“而我始终相信,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她说。
当今的藏戏艺术已然从广场戏走进了剧场、搬上了舞台。这对于藏戏演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1年,改编传统藏戏《文成公主》正式复排,平珍成为饰演文成公主的演员。
当时的平珍认为,自己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相较于十几年前的老版本,前辈艺人们的高超演技是她无法超越的,而且这次改编的藏戏《文成公主》中,公主年龄设定为16—18岁。作为年近30岁的演员,如何从体态、动作的演绎,让自己更加接近角色的原型,成了平珍在台下琢磨最多的事情。为了这部剧,她减重12斤。
这些年,平珍用一种近乎执拗的方式,坚持在留住藏戏艺术“根”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努力塑造符合时代审美的精品力作。她说,过去藏戏唱腔以传统唱腔为主,而现在,为使人物情绪更加饱满,走入剧场的藏戏会借助更多音乐唱腔,这就要求演员不仅要加强乐理知识的学习,还要求演员通过音乐唱腔更好地传递情感、更准确地塑造人物、更全面地推动故事情节,最终更好地服务当下的受众群体。
平珍说:“藏戏已经融入我的血液,甚至骨髓中。无论台前幕后,执着从艺,方能始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传承并发展藏戏,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图/文 记者 晓勇 见习记者 冯琳琳)
4月13日,网红夫妻李喜梅和大双哥官宣离婚。他们经历了诸多磨难,遭受了无尽的诋毁与网络上的辱骂,最终选择了结束这段关系。
午睡超过这个时间,死亡风险增加30%!(极目新闻、央视新闻) #打工人 #健康 #健康科普 #科普 #睡眠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膜未破裂是否影响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订婚案宣判在即男方很平静 男方已被羁押712天,当地村民谈订婚案:不理解(极目新闻)
美债遭遇20 年最惨抛售,人民币却走向全球第三,特朗普害怕的事发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场金融格局的大变革正在悄然上演。
环球网援引巴西媒体的数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进口商日前从巴西采购了至少240万吨大豆,这一数量几乎是中国月平均输入量的1/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JN江南官网,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