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JN江南 > 音乐知识 > 乐理资讯

JN江南官网基础乐理+五线谱(初级版)

2025-04-15 19:29:54

  JN江南官网基础乐理+五线谱(初级版)七声音阶(Heptachord)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音乐体系,源于西方音乐中的古调式(中国古代乐音体系的典型是五声音阶,后来也出现了七声音阶,即:燕乐、清乐、雅乐)。

  在简谱中没有音组的概念:不带点的叫中音;加一个点叫高(低)音,加两个点叫倍高(低)音,加三个点叫超高(低)音...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按(高低/低高)次序排列叫做音列(如,钢琴中的各音按高低次序可分为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等音区);音列的整个区域(从最低音到最高音的范围)合称为音域(钢琴的音域为A₂-c⁵)。

  记谱法就是以书面的形式将音乐记录下来的方法(这里主要讲五线谱记谱法)。能识谱就行,普通爱好不要求写(部分音符作用要学习后面章节的内容才能完全了解)。

  五线谱是由平行的五条线组成的,五条线线线。  线与线之间的四个间从下而上依次命名为:1间、2间、3间、4间。

  为了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钢琴有88个键,五条线装不下),在五线线的上/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 “加线/加间”。

  符头在三线以上时符干朝下(符头在左);符头在三线以下时符干朝上(符头在右);单位拍中的音符要用共同符尾连结起来:共同符尾时符尾方向与符头总趋势平行,符干方向以离三线最远的符头为准。

  附点:记在音符符头/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一个附点,表示增长原有音符/休止符时值的一半;双附点,第二个附点表示增长第一个附点时值的一半)。

  延长记号:一条小弧线,中间加一点,写在音符/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根据表演需要,可自由延长其时值)。

  变音记号须写在音符的左上方(与音符在同一线间位置),表示对变音记号后面一小节之内,同高度的音有效(用延音线连结起的下一小节的音例外)。

  临时变音记号(记在音符符头前面):作用仅限于变音记号后面一小节之内同高度的音有效);调号(记在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在未改变调号之前,对乐音体系中所有同名音,不管哪个音组都有效);辅助变音记号(可省略不写的变音记号):上图第 6 小节中的还原号写出来只是为了提请注意。

  换气记号(∨):写在谱表的上方(在歌唱中表示要在此处换气;在器乐的演奏中则表示是乐句结束)。

  连谱号:即把高、低音谱表结合起来构成大谱表使用。分为花括线(钢琴/风琴/电子琴/手风琴/竖琴/琵琶/古筝等使用)与直括线(合唱/合奏记谱使用)两种。

  节奏: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节拍偏重音的长短,节奏偏重音的强弱,两者都包括音的长短与强弱);

  PS:乐曲由不完全小节开始,计算小节时,由第一个完全小节算起(弱起小节属于不完全小节,结尾一般也会是不完全小节)。

  散拍子(自由节拍):强音的位置/时值不固定(因为强拍不明显所以不记小节线,只在较强的地方之前记上虚小节线)。

  代表整小节的音值,尽量用一个音符标记。无法用一个音符标记时,根据拍子的结构特点分成几个音符并用延音线连结起来。

  每个单拍子/单位拍要彼此分开。如果单位拍的音符是八分音符或小于八分音符,在节奏不复杂的情况下,单位拍之间可用共同符尾连结起来,但第二、三、四条符尾则仍按单位拍分开。

  在节奏划分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单位拍可以再分为相等的两个或四个附属音群。但第一条符尾仍需连结起来。

  为了记谱简单明了,附点音符以及代表三拍子中的前两拍或后两拍,可以不遵守单位拍分开的原则。假使单位拍不只一个音符,而最后一个音符带有附点并占有下一拍的时间,这样的附点因其明显性不够而不用。

  一个音由拍子的弱部分开始,并持续到后面较强的部分,这时后面的强音便移到前面的弱部分,这种音称为切分音(或从强拍后半部分开始,一直延伸到弱拍前半部分)。

  基本划分:一个基本音符通常只能均分为偶/双数等份(音符是二进位: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特殊形式:将一个基本音符或附点音符分成基本划分无法划分的等份,如,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

  作曲家创作乐曲时,可用每分钟演奏多少拍(或多少某种音符)来标记音乐的速度,如:♩= 120 表示每分钟四分音符演奏 120 次(假如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就是120拍)。

  在音乐作品中,除了节奏节拍方面的强弱变化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强弱变化,这种强弱变化就是音乐的力度。

  音数:音程所包含的全音、半音的数目(音程的音数是用整数和分数来标记。1 代表全音,½代表半音,1½代表全音加半音)。

  自然音程: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大/小二度,大/小三度,大/小六度,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按三度音程关系构成的音响协调丰满,因而被广泛采用;但按非三度音程关系构成的也不应忽视)。

  三中的三个音,按三度音程排列时,由低到高依次称为:根音(用数字1标记)、三音(用数字3标记)、五音(用数字5标记) 。

  七的转位名称以低音与二度的相距度数(根音&七音)来命名(根音上方的七度转位之后变二度)。

  两个孤立起来听时,具有完全相同的音响效果,但在音乐中的意义不同,写法也不和同,这样的,就叫做等。

  在某些传统音乐中,调式与音阶是分属两个层次的概念(调式并不完全等同于音阶)。这里主要讲以 12 平均律为基础的大小调式。

  调式音阶(音阶):将调式中的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的音列(调式中有几个音就称为几声音阶;调式中的各音由低到高排列叫上行音阶,反之叫下行音阶)。

  在五声音阶加入清角、变徵、变宫、闰中的任一音便可形成六声音阶;加入清角和闰、清角和变宫、变徵和变宫就可以形成三种七声音阶,即,清乐/燕乐/雅乐。

  区分调(调式)关系主要根据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各种因素(共同音jn江南·体育登录入口、共同等)。利用这些调式之间的差异,可以更方便完成各种调式之间的转换。

  等音调:如,♯C 自然大调与 ♭b 自然小调(虽都是等音关系,但♯C自然大调主音是♯C,♭b自然小调的♭d是中音)。

  在调式中,不稳定音级有向稳定音级倾向的要求,称为解决。当调式中出现不稳定/不协和音程时,主要方式是把不稳定音进行到最近的稳定音(注意避免平行八度和平行五度音程的出现,即由一个纯五/八度进行到另一个纯五/八度)。

  正三:在三个正音级(I/IV/V)上构成的三(主/下属/属分别用 T/S/D 标记)。

  调式中通常用罗马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级别(七在右下方写数字7,如,V₇);右上方写加号表示增三,减号表示减三;转位标记跟普通一致。

  首先明确作品的原调,再根据移高或移低的音程度数,确定要移到何调;然后在谱号的后面写上新调的调号,再把作品中的每个音,按照已确定的音程度数,移高或移低。

  根据五线谱上的线间位置在使用不同的谱表时具有不同的音名这一特点进行移调(需对各种谱号、谱表十分熟悉,包括高音谱表、低音谱表、一线C谱表、二线C谱表、三线C谱表、四线C谱表、五线C谱表等)。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