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育兴起巨大需求中音乐教育崛起
钢琴教育兴起巨大需求中音乐教育崛起近日,由教育产业媒体“黑板洞察”执笔的《钢琴热背后的素质教育,美育中国的百年迷途》在教育圈内引起广泛关注。从外国传教士利玛窦将钢琴引入中国,到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创办中国第一所近代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学院,从线下琴行将制琴与教琴进行产业融合,到如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帮助解决钢琴学习的用户痛点,中国钢琴教育的百年历史在文章中被娓娓道来。
过去,钢琴在中国无疑是“神秘”的,是上流阶层的“雅好”。如今,随着国际化趋势加剧,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钢琴开始走向平民化。与此同时,以钢琴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在中国也迎来需求爆发,无论是国家政策的导向,还是80、90后家长教育观念的逐步开放,都让这个行业在2018年开始迎来 “起飞”。
作为整个音乐教育市场中的最大品类,钢琴教育在其中占据了最例的市场份额。据中国音乐协会统计,目前幼儿园学琴比例达60%以上,小学达到30%,中国琴童总数达3000万,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一市场还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有数据显示,美国、加拿大等欧美音乐教育市场的渗透率大约为40%,而在中国,这一数字仅为4%。
钛媒体曾通过一位从事钢琴教育的老师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学生的练琴过程都是,每周在专业音乐教师或者线节专业主课JN江南·体育官方网站,然后回到家中或者琴房进行大量的课后自我练习和完成课程任务。
首先,大多数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加之并没有钢琴方面的专业经验,陪练过程中无法有效地指导孩子练琴,对于孩子的错音、指法错误都不能进行正确的纠正。这种低效的陪练过程不能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甚至还会让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中国家长的“焦虑”不难理解。
其次,中国的学琴儿童数量庞大,但教师的培养却没能完全跟上需求。由于陪练课程的单价偏低,许多老师更愿意选择主课教学,至于孩子课下的练习则不会进行督导,这往往造成了“上课全学会,下课练不对”的尴尬境地。
最后,钢琴练习需要持之以恒,很多孩子学琴是出于家长梦想的延续,或是个人兴趣的突然迸发,这也让他们在开场的三分钟热情后难以承受练琴的枯燥,从而放弃学习,甚至对钢琴产生抵触情绪。
有痛点就会产生需求,掌门1对1创始人兼CEO张翼对此深有体会,“很多家长打电话来问,掌门除了学科辅导是否有钢琴学习的课程,我们发现,钢琴学习是能够进行标准化的,这意味着课程质量能够得以保证。掌门有着完善的师训体系,有着充分的资源储备,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款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素质教育产品。”
经过一年多的内部孵化后,掌门1对1的艺术陪练子品牌——掌门陪练横空出世,开设钢琴和小提琴两大陪练课程,帮助4-14岁青少年解决练琴问题。除了在线教育本身具有的灵活快捷优势外,掌门陪练让“优秀”走入了更多家庭,其老师均来自九大音乐学院、钢琴小提琴专业学院及全国知名乐器培训机构的老师,平均教龄5-12年,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与考核,有着强大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孩子提供专业的练琴指导。
此外,掌门陪练的老师们还将“快乐”的理念融入课程当中,通过耐心的陪伴,细致地讲解,充分的交流,及时的鼓励,在练习中充分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
值得期待的是,掌门1对1的人工智能红利也将逐步赋能掌门陪练,掌门陪练的课程能够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智能生成陪练单,提升运营效率。同时,通过AI对音准、节奏等问题进行分析汇总,从而指导后续的练习。
相对于以往单纯依靠教师人力去做评价体系,智能化陪练单在纠错的精准度和反馈时间上有了更多的提升。后续,掌门1对1还将会对智能化判别的响应速度和精准度上做进一步的提升。
如今,社会观念已从“分数决定一切”逐渐转变为重视孩子综合素质培养和潜能开发,艺术类教育也开始逐渐转变为刚需。未来,精神的感召,理性的思辨,创造力,审美等将成为区分人的关键竞争力。显然,素质教育如东流江水势不可挡,而我们期待的则是两岸百花齐放的胜景。